谋竞争主动权 青岛纺织凝神聚气加快产业升级
谋竞争主动权 青岛纺织凝神聚气加快产业升级
出口下滑、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涨价、政策调整等一系列压力 ,让纺织行业再次陷入“阵痛期” 。记者从市经贸委获知 ,由于青岛市纺织行业自去年开始认真贯彻十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的意见》 ,凝神聚气谋求产业升级 ,今年以来保持了较好发展态势 ,目前正以积极姿态渡过“阵痛期” 。
数据显示 ,由于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 ,青岛市纺织行业今年1—6月份生产增速减缓 ,全行业规模以上纺织企业790家 ,完成出口 交货值118.2亿元 ,同比增长19.8% ,比上年增幅减少5个百分点 实现利润16.3亿元 ,同比增长13.7% ,增幅减少2个百分点 。
市经贸委有关负责人指出 ,尽管上半年青岛市纺织行业增速放缓 ,但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预示着青岛纺织在今后一个时期的增长潜力 。大部分企业已经认识到 ,纺织企业真正适应新一轮市场竞争 ,惟有淘汰低层次、高耗能产品 ,采用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 ,尽快实现产业升级 。
据了解 ,青岛市今年以来借助“环湾保护 ,拥湾发展”战略 ,强力推动纺织产业升级 。截至目前 ,一批棉纺生产企业已迁至胶州纺织染整工业园 ,在胶州一带形成
服装面料的供应基地 ,并将与即墨、城阳服装业在纺织面料方面形成良性互补 凤凰印染公司入驻水集镇工业园 ,成为中国大蜡染布生产企业 ,产品拥有30%的国际市场份额 宏大集团在崂山高科园建立占地62亩、生产规模达到1000台的新型自动络筒机生产和科研基地 ,整合了纺织机械行业的优势资源 ,使纺织机械产业向集群化发展 。
在推动纺织产业加快升级的过程中 ,青岛市突出抓好一批产业集群重点项目的建设 。上半年 ,青岛市纺织行业完成或在建的投资项目 ,包括纺织总公司的高档服装和家纺产品技术改造项目、即发集团的梭织高档休闲面料项目等 ,其中 ,青岛国际服装城项目、即发集团年产2400吨高支纱项目被列入青岛市新增重点项目计划 。这些重点项目的产品大部分填补国内空白 ,在技术上达到国内水平 。
在推动纺织产业加快升级的过程中 ,青岛市还充分发挥名城、名镇的带动作用 。至今 ,青岛市纺织工业被国家认定的名城、名镇共有2处 ,其中 ,“中国针织名城”即墨市的销售收入占全市纺织行业的40% ,纺织服装服饰企业共有主要生产设备5万台(套)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占70%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占30% “中国纺织机械名镇”王台镇年产各类织机7万台(套) ,梳棉机市场份额占全国的3/4 ,喷水织机市场份额占国内的1/2 ,是全国大的无梭织机生产基地 。sfwgrwg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