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拟推新政促纺织企业“品牌化”
工信部拟推新政促纺织企业“品牌化”
8月1日起期盼多时的上调纺织出口退税新政开始实施 ,给一部分出口企业带来短期利好 ,但升值预期、成本上升和资金等根本压力仍在继续困扰企业 。
据海关总署新发布的数字显示 ,今年前7个月中国纺织品服装外贸出口总额达1003.6亿美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67% ,出口增幅继续呈现放缓迹象 。
据悉 ,工业与信息化部消费品司目前正在酝酿出台相关扶植政策引导服装品牌建设 。
权威人士接受采访时指出 ,品牌和渠道是纺织行业产业升级两个重要指标 ,政府欲出台政策扶持引导服装品牌建设 ,实际上是着眼于在中长期解决服装纺织行业产业升级问题 。
新政酝酿出台
8月1日起正式上调大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7月底至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了罕见的连续10个交易日持续回落等 ,正式拉开了国家采取措施来缓解纺织行业面临的困难的序幕 。
近年来 ,纺织服装企业发展的大emc易倍·(中国)体育官方网站-EMC SPORTS受到了一定影响 。宏观调控、人民币升值等系列宏观因素 ,抑制了制造业投资的积极性 。在重重压力之下 ,许多制造业企业家把应该投资再生产的钱 ,投入到了房地产、股票等其他行业 。如果政府的宏观调控再加紧 ,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利率 ,很多纺织服装企业的日子将会更难过 ,因为这将会进一步抑制企业进行再投资 。
从目前情况看 ,政策的微调根本解决不了“实质性”问题 ,大刀阔斧的改革更是不切实际 。服装企业要摆脱目前的困境 ,好的办法就是继续坚持产业升级 ,走“品牌化”之路 。但目前依纺织服装企业自身之力完成品牌建设还有一些困难 ,考虑到这些因素 ,政府将给予一定的帮助和引导 。
目前 ,决策层已经意识到了品牌和渠道的重要性 。作为产业升级的两个重要指标 ,品牌化建设已经势在必行 。现在很多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品牌意识 ,但是还不知道如何去做 ,这就需要国家相关部门进行正确的引导 。比如对自主品牌企业给予一些政策扶植 ,适当放宽信贷政策等等 。相信这些政策在下半年都将陆续出台 。
品牌整体缺失
虽然在品牌化的道路上走了十年 ,但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真正拥有自己品牌而且在国际上拿得出手的还是寥寥无几 。
目前 ,我国服装品牌建设仍处于孕育期 ,中低端品牌众多 ,缺少有能力走向的品牌 。汪前进告诉记者 ,品牌服装与非品牌服装价格走向的两极分化 ,在市场中有着非常明确的指标导向 。比如 ,2007年以来 ,大型零售商业企业服装类产品价格指数始终保持在100以上 ,高达到142 ,这个指数代表中高档服装 ,而CPI中的衣着类居民价格指数主要代表大众消费 ,持续下降至今 。这两个指标出现背离 ,反映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大众对于中高档商品的消费逐渐增加 ,对于廉价商品的需求在减少 ,这一趋势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仍将持续 。
七匹狼、报喜鸟是我国比较早的走上品牌化之路的企业 。2007年 ,两家公司服装产品在提价10%-15%后 ,销售仍能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也说明了具有自主品牌和销售渠道的服装企业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
对于仍处在“寒冬”中的纺企来说 ,依靠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来支撑企业发展之路 ,已经越走越窄了 。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以质取胜 ,做出“品牌”来 ,已经成为当前轻纺工业刻不容缓的事 。
专家指路品牌化战略
在纺织行业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 ,“今天不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明天就要被产业结构所调整” ,纺织行业要可持续发展 ,根本的出路只有重视提高“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 。
从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来看 ,纺织服装行业的转型期应持续5~10年 ,以人民币开始升值的2005年为起点 ,转型期分为被动准备期、生存严冬期、调整成长期 。其中2008年、2009年是严冬期 ,是纺织服装企业艰难的时刻 ,2010年纺织行业将度过转型严冬期 。
那么 ,纺织企业如何度过这艰难的时期 ,并在市场竞争中建立自己的优势?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张学颖接受采访时强调 ,纺织企业重要的是培育自己的品牌 。有规模 ,上档次 ,持续发展 ,利润回报才会高 。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主任邢厚媛进一步指出 ,纺织企业要走品牌化道路 ,提升产品的高附加值 ,首先要延长产业链条 ,加大对研发的投入 。在
面料、款式设计等方面应该有自己更高的定位和设计能力 ,创出自己的品牌 。同时 ,企业要细分国内目标市场 。在具体领域创出自己的牌子 ,先占领国内市场 ,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拥有中国这样十几亿人口的庞大市场 。
事实上 ,中国在创造品牌上并没有太大的技术障碍 ,从贴牌生产国际各大名牌产品就可以看出 。而且中国纺织企业在上数量多、出口能力强、总体规模大 。因此 ,中国纺织业要在未来国际市场竞争中争得一碗粥不是问题tyu4yyhg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