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出口纺企利润遭遇“汇兑杀手” 转型刻不容缓
出口纺企利润遭遇“汇兑杀手” 转型刻不容缓
2008年以来 ,人民币升值加速 ,由此引发的汇兑损失使本就薄利的出口企业雪上加霜 。尽管种种措施能暂时缓解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 ,但这些措施相对于企业不断被压缩的利润空间而言 ,仅仅只是权宜之计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出口企业面临的生存及发展困境问题 ,产业转型升级已是刻不容缓 。
汇兑损失已成企业利润“大杀手”
“上季度报出的价格还在执行 ,到出口收汇时 ,已远离了原报价应收的外汇汇率 。”一位浙江的企业主粗略算了一笔账 ,合同期为6个月的100万美元订单 ,年初时价值人民币720多万元 ,到了缴款期 ,就只值680多万元 ,缩水40万元 。
“对有些企业来说 ,汇兑损失已经成为压缩利润的‘大杀手’ 。”从事出口企业研究的东海证券分析师张先萍介绍说 ,出口企业从签订合同到出口 ,收汇时间跨度大 ,受汇率波动的影响大 ,人民币升值加速意味着以美元计价的出口企业利润会直接遭受汇兑损失 。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统计 ,2008年以来 ,人民币对美元已累计升值超过7% ,其中一季度、二季度分别累计升值4%和2.3% ,而在过去的2006年、2007年 ,人民币对美元则分别累计升值3.35%、6.9% 。
“利润率不高的中小型出口企业受冲击大 ,尤其是纺织服装类企业 。”中投证券分析师孔军说 。
据了解 ,纺织服装业平均利润率在3%左右 ,而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在一季度就升值了4% 。
这一点也得到浙江多家从事服装出口生产企业的证实:“汇兑损失对利润的影响超过了出口退税率下调的影响 。以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月均累计升值幅度1%计算 ,一个合同期为3个月的订单汇兑损失就将达到3% 。”
“汇兑损失难以控制导致出口企业不敢接合同期较长的订单 。”孔军说 ,“一方面是部分企业面临生存困境 ,另一方面是企业不敢接长期订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张小济也在日前表示 ,伴随美元持续贬值 ,人民币汇率的不断调整 ,企业无法掌握自身赢利预期 ,不敢放手接收外部订单 。
据调查 ,目前出口企业签订的大部分是3个月以下的短期、小额订单 ,大额、长期订单则无企业问津 。“很多企业甚至只敢接合同期在1至2个月的订单 ,目的就是避免人民币升值可能带来的损失 。”孔军说 。
抢救利润:减少汇兑损失只是“权宜之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张小济日前提醒:出口企业的成本压力在上升 ,利润率明显下降 。除汇兑损失外 ,人民币大幅快速升值还减弱了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 ,也间接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 。以纺织服装行业为例 ,根据相关部门测算 ,人民币每升值1% ,服装行业销售利润率将下降1%至4% 。因此 ,为从“大杀手”汇兑损失中抢救利润 ,很多出口企业“学招用招”:
调整产品价格是企业常用措施之一 ,“较大的企业一般具备议价能力 。”从事帐篷出口生产的上海扬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国外客户基本上能接受一定程度的涨价 。”
“产品价格是有所上调 ,却失去了不少订单 。”做服装出口贸易的浙江艾莱依一位负责人表示 ,“与欧洲客商谈订单 ,emc易倍·(中国)体育官方网站-EMC SPORTS会尽量要求以欧元进行结算 ,相对美元来说 ,欧元汇率风险小很多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统计 ,2008年以来 ,人民币兑欧元贬值约1.3% ,月均变动幅度约为0.4% 。“与老客户打交道 ,则通常锁定一个交易双方都能接受的汇率 。”扬帆公司负责人介绍 ,目前的出口合同期限一般在3个月内 ,承受汇率风险相对可控 。“事先与客户商议好汇价 ,结算时再多退少补 。”
据了解 ,即期结算、结算币种多样化、对长期订单“拆单”、将人民币贷款转换成美元贷款、多进口以降低成本等均是出口企业应对汇兑损失的常用策略 。
“尽管种种措施能减少部分汇兑损失 ,但利润空间被压缩的原因不仅仅是人民币升值加速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俞忠英指出 ,出口企业的发展emc易倍·(中国)体育官方网站-EMC SPORTS已经发生巨大变化:除人民币升值外 ,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 ,企业人力成本大幅上升、防治污染成本上升 ,曾经享受的出口退税率、土地、能源价格等鼓励政策发生调整等都是影响因素 。“此前的发展太顺 ,emc易倍·(中国)体育官方网站-EMC SPORTS的巨大变化使企业难以招架 。”
“要改变现状 ,企业势必要提升贸易议价能力 ,对相关成本进行转嫁 ,提高利润空间 。”张先萍表示 ,“终只能依靠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品牌竞争力 。”
扩大利润空间 终须依靠产业转型升级
“如果出口企业能有自己的品牌 ,利润将能够增长到现在的约6倍 ,足以应付人民币升值、原材料、能源等成本的上涨 。”中国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山大学教授邹建华长期研究珠三角产业经济 ,他在近期对珠三角地区170多家企业进行走访调查后表示:“从长远来看 ,解决多数出口企业利润低的问题只能依靠产业升级、转型 ,建立自有品牌 。”
据了解 ,我国多数出口企业均是没有自主品牌、产品附加值低的加工企业 ,在整个产业链中只能获得利润的10% ,而品牌商则占据利润的50% ,销售商占据利润的30% 。“企业如果不进行产业升级 ,建立自有品牌 ,就不可能做大做强 。”邹建华教授说 。
而事实上 ,“产业转型并不容易 。”张先萍认为 ,“众多中小出口生产型企业缺乏资金、技术上的优势 ,转型过程会比较痛苦 。”
“这就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俞忠英教授建议:“一方面 ,政策上需要一个长远的战略规划 ,在调整时给企业一个平稳的循序渐进的转型机会 ,一次调整幅度不能太大 另一方面 ,企业需要加快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建设 ,加速产业升级 。”
“企业产业升级 ,不仅仅是从技术上升级 。”邹建华教授特别强调 ,企业产业升级应从企业制度、技术、产品、市场观念四个方面全面着手 。
“尤其是企业制度 ,以珠三角地区为例 ,很多企业还处于初级阶段 ,亟待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邹建华教授认为 ,产品升级必须注重培育既能满足出口需要 ,又能适应国内市场需要的产品 ,而不仅仅是过去曾认为的“能卖到国外去就好” 。
此外 ,邹建华教授建议:产业升级过程中 ,需注重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重点突破与集群发展相结合 ,企业产品升级则需引进、模仿、改进、创新相结合 。
据介绍 ,为应对当前的困境 ,“三来一补”“两高一低”企业集中的珠三角地区正在积极打造“专业镇” ,比如 ,东莞厚街家具专业镇、长安建筑专业镇等 。“通过建设专业镇 ,依靠产业集聚效应 ,实现产业集团化和龙头企业相结合 ,一方面能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另一方面则能促进物流、商贸、会展、生产协同发展 ,提高产业关联度、集聚度 。”邹建华教授说 。 sfwegsefe
免责声明:
免责申明:警告本平台上传的非常的文章一些ps文字、所有的图片、语音、视频图片来自于互连接网络络网 ,并不代表人本平台观点英文 ,其音乐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的 。要您得知本网转栽消息的危害了您的合法权益 ,告之侵犯商标权 ,请关联企业 ,企业会及时变更或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