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蓝牛仔布氯酸钠-黄血盐拔染印花工艺介绍
靛蓝牛仔布氯酸钠-黄血盐拔染印花工艺介绍
【摘要】用氯酸钠(主拔剂)、黄血盐(导氧剂)和柠檬酸(催化剂)组成的氧化拔染剂可用于靛蓝染色布的拔白或色拔印花工艺 ,只要在热处理时温度和时间控制得当 ,可获得满意的拔染印花效果 。
【关键词】靛蓝牛仔布;拔染印花;氯酸钠;黄血盐
【中图分类号】TS194·4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9350(2006)10-0018-03
自19世纪美国开始生产牛仔服一百多年以来 ,牛仔服逐步成为性服装 。随着印花
织物市场复苏 ,近年来靛蓝牛仔布拔染印花生产发展甚为迅速 。从外观上向多样化发展 ,具有不同效果和风格 ,为牛仔布系列开辟了一条新路 。
众所周知 ,靛蓝染料是很不易拔染的 ,通常用还原雕白粉和咬白剂W作为靛蓝拔染剂进行拔染印花 。该工艺拔白微黄 ,如以耐拔的还原染料作为色拔 ,工艺比较复杂 ,成本高 。但对织物强力无损伤 。
根据靛蓝染料结构和性能 ,除还原剂外 ,还可利用氧化剂的化学作用 ,分裂靛蓝染料结构中共轭双键 ,达到拔染印花目的 。反应如下:
目前商品拔染剂仍属氧化拔染剂范畴 ,因其价格昂贵 ,致使印花成本较高 。为降低印花成本 ,据我多年从事印花工作经验 ,并经生产验证 ,靛蓝氧化拔染印花可选常用化学品氯酸钠作为氧化拔染的主体 ,以黄血(钠)盐作为氯酸钠的导氧剂 ,采用柠檬酸作为氧化拔染的催化剂 。并按合理比例制备拔染浆 ,操作简便快捷 ,汽蒸时间短 ,拔染品质优良 ,可以与商品拔染剂相媲美 ,织物强度保留率高达90%以上 ,而该拔染组剂成本仅为商品拔染剂的l/5左右 ,具有良好经济效益 。
1氯酸钠-黄血(钠)盐拔染印花工艺
1·1工艺流程
靛蓝牛仔布→印花前处理→印花→烘干(105℃)→汽蒸(100-101℃ ,8-1Omin)→焙烘(130-135℃ ,2-4min)→水洗→烘干 。
1·2印花前处理
靛蓝牛仔布的经纱 ,采用原纱先经烧碱和渗透剂的溶液润湿处理;再浸渍靛蓝染液-氧化 ,重复6-8次;染后水洗处理 ,后一格水洗槽中加入适量柔软剂 ,以利于分经时纱束的分散和烘干;再经上浆 ,以利织造 。纬纱刚采用原纱 。牛仔布后整理水洗时 ,为改善手感、增加布匹丰满和光洁度 ,水洗时经轻浆处理 ,以提高布重和增加硬挺度 。因此牛仔布含有纤维素共生物、靛蓝浮色、烧碱、浆料等杂质 。为提高印制效果和涂料色牢度 ,退浆是必要的 。
(1)平洗机酶退浆:先经70-80℃热水洗四格
(预洗去除烧碱)→退浆(7658淀粉酶3-5g/L ,食盐5-8g/L ,渗透剂JFC2-3g/L ,pH值6-7,温度55-60℃)→堆置(5Omin左右 ,温度55-60℃)→热水洗四格(95℃以上)→冷水洗→烘干 。
(2)卷染机酶退浆:热水洗(50-60℃)上轴→酶退浆(7658淀粉酶1.2kg/150L ,食盐0.5kg/150L ,渗透剂JFCO.5kg/15OL ,pH值5.5 ,温度55-60℃ ,30min)→热水洗(90-95℃ ,四道)→冷水洗二道→上轴→烘干 。
牛仔布经退浆后 ,要求:①退浆净;②织物呈中性;③毛细效应(3Omin)8cm 。
2拔染浆组成和制备
2·1拔染浆组成
处方(%): 拔白浆 涂料着色拔染浆
氯酸钠 10 9
黄血(钠)盐 4 3.6
柠檬酸 6 5.4
尿素 5 5
耐酸原糊 适量 适量
涂料 x
粘合剂 y
2·2制备
取适量室温耐酸原糊 ,在搅拌条件下 ,按以下加料顺序加料:①尿素;②黄血(钠)盐;③氯酸钠;④柠檬酸 。加料时应缓缓撒人 ,待溶解后 ,再进行下一加料顺序 。柠檬酸在拔染浆临用前加入为宜 。色拔浆制备同涂料直接印花 。拔染浆粘度应控制在50-6OdPa·s为宜 。
3氯酸钠-黄血(钠)盐拔染浆
3·1氯酸钠
氯酸钠是氧化拔染的主要组分 。氯酸钠用量应根据靛蓝色泽深度、印花织物、印花面积、给浆量、套色迭印等条件 ,选用氯酸钠佳用量 。用量不足会影响拔染效果 ,过多则无助拔染 ,却增加对织物的损伤 。
3·2黄血(钠)盐
要求在短短儿分钟汽蒸条件下 ,完成氧化拔染作用 ,达到拔染印花目的 ,并有利于减轻对织物的损伤程度 。可选用黄血(钠)盐作为氯酸钠的导氧剂 ,并在酸性介质中促进氧化反应 ,达到良好拔染效果 。
黄血(钠)盐是强碱弱酸的盐类 ,其溶液呈碱性 ,具有良好的缓冲作用 ,能有效地防止pH值过低时对织物的损伤 。黄血(钠)盐用量不能太少亦不能过多 ,过多过少均不能达到良好的拔染效果 。黄血(钠)盐用量应根据氯酸钠用量而定 ,即氯酸钠与黄血(钠)盐用量比为1︰0.4 。
3·3柠檬酸
氯酸钠与黄血(钠)盐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并无活泼的氧化性能 。为此 ,必须在拔染浆中加入一定量的柠檬酸 ,并保持在一定酸性范围 ,当汽蒸时 ,能加速反应和增强氧化作用 ,达到氧化拔染印花目的 。
虽然柠檬酸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在适度的烘干和汽蒸条件下不会使织物损伤 ,但若柠檬酸用量过多或在过度烘干和汽蒸条件下 ,则对织物仍会造成损伤 。柠檬酸用量是依据氯酸钠用量而定 ,即氯酸钠与柠檬酸用量比为1︰0.6 。
3·4尿素
尿素具有良好吸湿作用 ,汽蒸时能增进拔染效果 ,并能减缓粘合剂发生脱水结膜而堵网 。但用量不能过多 ,否则影响牢度 。
尿素还具有缓慢的弱还原性 ,能增强不耐拔涂料的耐拔性能 ,并能减轻对织物损伤 。当汽蒸时 ,尿素还能显著地减少氧化拔染所生成的腐蚀性物质释放量将近一半 ,在排风良好的条件下 ,能有效地防止对设备的侵蚀 。
3·5耐酸糊料
拔染浆呈酸性 ,应选用耐酸糊料如改性瓜耳豆胶、变性淀粉等 。糊料还应具有良好的印花性能、贮存稳定性和易脱糊性等 。
3·6涂料
并不是所有的涂料都适用于氧化拔染 ,应选用耐拔涂料 ,以浅色涂料耐拔试验为准 ,以保证色拔印花质量 。
3·7粘合剂
粘合剂是涂料着色拔染印花的关键 。必须选用耐拔染剂、耐酸 ,且具有柔软、坚牢度高和结膜慢等性能的粘合剂 。如低温型粘合剂4260(美国国民淀粉)、低温型粘合剂5285(上海大祥)均可用于色拔印花 。应根据涂料用量 ,选用佳粘合剂用量 。经汽蒸能达到拔染和固着兼顾目的 ,并具有良好色牢度(干摩4级 ,湿摩3级) 。
4工艺条件控制
氯酸钠-黄血(钠)盐拔染印花 ,由于热处理时温度和时间的不当 ,过度的氧化作用会导致织物强力损伤较重 。为此对工艺条件中热处理时温度和时间要正确控制 ,才能保证优良拔染效果 ,又使织物损伤降至轻程度 。
4·1烘干
拔染浆中氯酸钠、黄血(钠)盐、柠檬酸共存时 ,遇高温则易分解 。印花后 ,必须采用温和烘干条件 ,烘干温度以不高于105℃为宜 。目的仅是使拔染浆中水分去除 ,以不粘手、不搭色为准 ,烘干落布时应采用强力吹风 ,使印花织物充分透风冷却 。还应及时汽蒸处理 。
4·2汽蒸
氯酸钠-黄血(钠)盐拔染印花 ,汽蒸时无须控制蒸化机构空气量 。温度:饱和蒸汽100-101℃ ,时间仅需8min左右 。能获得优良拔染效果 ,而织物强力保留率高达90%以上 。
如采用2·1中所列的拔白浆组成 ,则牛仔布的强力保留率为:经向92.48%;纬向97.18% 。
汽蒸时 ,氯酸钠-黄血(钠)盐拔染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甚为复杂 ,除拔染作用外 ,同时释放腐蚀性物质 。而拔染浆中尿素能减少腐蚀性物质的释放量将近一半 。但仍应加大排风量 ,勿使腐蚀性物质在蒸化机内积聚过多 。即使汽蒸完成后 ,仍需及时排尽腐蚀性物质 ,以保护蒸化饥不受侵蚀 。若使用圆筒蒸机 ,筒体壁厚 ,能经受长时间腐蚀 。
4·3焙烘
低温型粘合剂经汽蒸处理后 ,应具有良好色牢度 。否则可根据织物强力保留率 ,相应凋整焙烘温度和时间 。
4·4水洗
经拔染作用 ,使靛蓝分解为靛红 ,呈黄色物质 。能溶于水 ,但其溶解度较小 。水洗时须用热碱(Na2CO3)洗 ,能有效地提高对黄色物质的溶解而去除 。剩余的黄色物质 ,则经充分碱性皂煮洗净 ,才能使拔白白度洁净 ,这是影响拔白白度的重要因素 。
(1)平洗机水洗工艺:冷水洗→热碱洗(80℃以上 ,Na2CO33g/L)→皂煮(90-95℃ ,Na2CO33g/L ,净洗剂4g/L)→热水洗→温水洗→冷水洗→烘干 。
(2)卷染机水洗工艺:50-60℃热水洗上轴→热碱洗(Na2CO33g/L ,80℃以上二道)→热水洗(80℃以上二道)→皂煮(90-95℃ ,Na2CO33g/L ,净洗剂4g/L二道)→热水洗(80℃以上二道)→冷水洗二道→上轴→烘干 。
5结语
选自常用化学品的氯酸钠、黄血(钠)盐和柠檬酸 ,按合理比例组成靛蓝牛仔布拔染印花浆 ,室温制备 ,简便快捷、用量少、质量稳定、汽蒸时间短、工艺条件可控、拔染效果优良 ,可与商品拔染剂相媲美 ,而印花成本仅为商品拔染剂的l/5左右 ,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
氯酸钠-黄血(钠)盐拔染印花 ,关键是热处理时 ,对温度和时间的正确控制 ,能兼顾高品质拔染印花 ,而强力保留率高达90%以上 。7dhrBMD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