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纺服出口首破百亿美元的背后
去年 ,享誉中国乃至的“纺织之乡”––绍兴 ,华联三鑫、江龙集团以及纵横集团三家大型纺企相继陷入危机 ,反映了中国纺织业在这一波国际金融寒潮中面临的严峻形势 。
实际上 ,绍兴纺织业的情况要明显好于全国同行业 。记者从绍兴海关获悉 ,2008年 ,绍兴市纺织服装出口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 ,达到110.2亿美元 ,较上年增长22% ,出口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8个百分点 。
出口区域拓展 2008年 ,绍兴4.6万美元的男式西装进入了卢旺达市场 。这个经常出现战乱的非洲国家 ,首次有了绍兴制造的服装产品 。
同样 ,还有科摩罗、布隆迪等4个非洲国家 ,也在去年向绍兴进口了纺织服装产品 。“这些非洲国家 ,有些连名字都很少听到过 ,说明绍兴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区域的调整 。”绍兴海关有关负责人介绍 。
去年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海啸 ,直接导致了欧美市场需求的减弱 。据统计 ,2008年 ,绍兴纺织服装对欧盟、美国等传统市场的出口增幅均出现下滑 ,其中对欧盟出口18.7亿美元 ,增长26% ,低于上年同期12.9个百分点;对美国出口8.5亿美元 ,增长15.7% ,低于上年同期4.7个百分点 。
虽然欧美市场依然占据绍兴纺织服装出口的主导地位 ,但是南美市场、俄罗斯市场和非洲市场为绍兴纺织服装带来了新的出口增长点 。2008年 ,绍兴纺织服装对巴西、贝宁、印度、俄罗斯、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智利等国的出口增速均超过了30% 。
与欧美市场出口增幅下滑相反 ,绍兴纺织服装对非洲国家的出口增幅明显 。据统计 ,2008年 ,绍兴纺织服装对非洲国家出口15.7亿美元 ,增长32.4% ,高出上年同期9.7个百分点 。其中对贝宁的出口总额达到了4.4亿美元 ,成为绍兴纺织服装出口的第5大市场 。
2008年 ,除了出口区域不断拓展外 ,绍兴纺织服装出口另一个可喜变化是出口额超千万美元的企业数明显增加 。出口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绍兴纺织服装企业有269家 ,比2007年增加了60家 ,这表明有实力的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日益增多 。
产业链优势 目前 ,在浙江乃至全国各纺织服装出口大市中 ,绍兴纺织服装产业链相对比较完整 ,从PTA、聚酯切片、涤纶丝、纱线
面料、印染后整理、服装成衣已经形成了一条龙 。
“这是绍兴纺织服装企业的优势所在 ,也是出口依然保持较快增长的原因之一 。”绍兴海关有关负责人分析 ,生产基地与销售市场处于同一区块 ,物流成本相对较低 ,同时绍兴技术熟练的工人集中 ,产业集聚优势突出 。
同时 ,这几年绍兴在纺织业产业链不断完善的情况下 ,企业不断增加科研经费投入 ,企业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具体表现在高性能、功能化纤开发能力有所增强 ,产品附加值提高等等 。
浙江古纤道新材料有限公司在涤纶化纤行业中另辟蹊径 ,开发工业用涤纶丝产品 ,在2008年涤纶化纤全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 ,“古纤道”出口一枝独秀 ,出口额增长50%以上 ,在绍兴出口企业中排名第6 。
2008年 ,在国际金融海啸肆虐的情况下 ,一个令人关注的现象是 ,服装出口增速降幅低于纺织品 。“这说明 ,同样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绍兴服装出口比纺织品出口更具抗风险能力 。”业内人士分析说 ,绍兴纺织业“恨布不成衣”的局面正在逐步好转 。
据统计 ,2008年 ,绍兴市出口服装29.1亿美元 ,增长21.9% ,低于上年同期2.1个百分点;出口纺织品81.1亿美元 ,增长22.1% ,低于上年同期7.1个百分点 ,出口增速仍高于服装0.2个百分点 。
能否触底反弹? 去年 ,绍兴纺织服装出口依然保持较快增长 ,数据明显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可实际上从去年7月份开始 ,纺织服装出口环比出现下降 ,一直持续到11月份 。去年12月份 ,绍兴单月纺织服装出口12.4亿美元 ,增长2.3% ,终于结束了自去年7月份以来连续5个月的下跌态势 。
“绍兴纺织服装出口是否会触底反弹 ,目前形势还不明朗 。”业内人士分析 ,目前各种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 ,尤其是金融危机对欧美实体经济的影响程度仍在加深 。
“人总是要穿衣服的 ,能挺过去的企业终会迎来新的发展 。”绍兴海关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2008年下半年 ,国家3个月内两次上调纺织服装出口退税率 ,去年底国家出台了6项措施扶持轻纺产业 ,2009年美国取消了纺织品出口配额 ,在国内外政策宽松的情况下 ,企业要加强管理 ,控制内部成本消耗 ,不断增强创新能力 ,走产品差异化道路 ,同时不断开拓新市场 ,这样才能顺利“越冬” 。AAJYUIYFH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