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气纺纱应用领域扩大
喷气纺纱应用领域扩大
喷气纺纱是当今纺纱领域一种独特新型的纺纱方法 ,具有工艺流程短、速度快、产量高、成纱毛羽少等优点 。我国自1985年首次引进喷气纺纱机 ,距今已有20多年的时间 ,但是受下游产品应用的限制 ,我国喷气纺纱技术的发展缓慢 。只是近几年 ,伴随着喷气纺纱产品的开发 ,喷气纺纱才逐渐发展起来 。
喷气纺纱的成纱机理:是利用两级喷嘴的高速旋转气流场 ,对纤维集合体的外缘纤维进行吹捻 ,使其对内层纤维产生包覆 ,从而形成喷气纺纱线 。
喷气纺纱的纱线结构:是复合型结构 ,即一部分纤维是平行无捻 ,作为芯纱;另一部分纤维则包缠在芯纱的外缘 。外缘包缠纤维有“Z”向捻度 ,且对芯纱产生向心力 ,从而使纤维间紧密抱合 ,聚合而成喷气包缠纱线 。因此喷气纺的纱线结构与环锭纺纱相比 ,是截然不同的 。
喷气纺纱的适用原料:纤维长度在2英寸以下的各种天然纤维、合成纤维以及新型纤维的纯纺或混纺 。
喷气纺纱的可纺纱支:20—80英支(30—7.4tex) 。
由于喷气纺纱与环锭纺纱的成纱机理不同 ,所以纱线的特性也不同 。以T65/C35涤棉混纺纱线为例 ,进行比较实验发现:
——喷气纺纱线的单纱强力比环锭纺纱低10%左右 ,但强力不匀率小 ,其综合指标要优于环锭纺纱 。
——喷气纺纱线的条干不匀率比环锭纺纱低 ,且纱疵少 。
——喷气纺纱线的长毛羽比环锭纺纱少;3mm以上毛羽比环锭纱减少80%~90% 。但是0.2mm左右的短毛羽却比环锭纱多40% 。因此喷气纺纱的抗起球性能特别优越 。
——喷气纺纱线的制成率高 ,比环锭纺高2%左右 。
——在相同的纺纱支数条件下 ,喷气纺纱的实际直径要比环锭纱粗约4%~5% ,说明喷气纺纱线外观蓬松 。
试验表明 ,喷气纺纱线的质量综合评价较好 ,除了单纱强力比环锭纱低外 ,其他质量指标均优于环锭纱 。为突出的是喷气纺纱的粗节和3mm以上的长毛羽少 ,强力不匀率值较环锭纱低 。非常适用于剑杆织机、喷气织机等新型织机的织造 ,可提高织机效率2%—3% 。同时喷气纺纱比环锭纺纱速度高、产量大、噪音低、工艺短 。所以喷气纺纱还具有千锭时用工少、成本低的优点 。
目前我国已经用喷气纺纱技术 ,开发研制了许多纱线新品种 。不仅有棉、天丝、莫代尔、竹浆纤维、圣麻、粘胶、大豆纤维、细旦晴纶等纯纺纱线;还有涤纶/棉、锦纶/棉、莫代尔/棉、竹浆纤维/棉、圣麻/棉、粘胶/棉、大豆纤维/棉等混纺纱线;并且还生产了棉/涤纶、棉/锦纶、粘胶/涤纶、天丝/涤纶、阻燃睛氯纶/玻璃丝等包芯纱线 。
根据喷气纺纱线的特性 ,适宜应用在休闲服装、家居床上用品及装饰产品中 。既可做针织产品 ,又能做机织产品 ,产品的风格别致新颖 ,是环锭纺纱线产品无法比拟的 。例如开发较多的针织T恤产品 ,布面匀整丰满 ,无纬斜 ,条影少 ,抗起球 ,凉爽透气 ,立体感强;床上用品 ,手感厚实 ,耐磨性好 。
还可开发其他类产品 ,如:利用喷气纺纱线短毛羽多的特点 ,开发磨绒
织物 ,其绒面平整、坚牢 ,且织物的强力损失少;喷气纺纱线条干均匀 ,更适宜开发高支合股纱产品 ,其布面细洁、手感柔软;喷气纺包芯纱线的包缠牢度好、纤维不易剥离 ,开发的仿麻、仿毛织物 ,具有独特自然的风格 。喷气纺纱线外观蓬松 ,其产品易于着色、上染率高、颜色鲜艳 。因此喷气纺纱线为差别化、个性化产品的开发 ,提供了新的途径 。
喷气纺纱的核心优点是产量大、流程短、用工少 。因此目前上发达国家应用较多 ,美国是应用喷气纺纱线较早的国家 ,其床上用纺织品中 ,有50%使用的是喷气纺纱线 ,此外还大量应用于针织服装和各种装饰产品上 。在我国喷气纺纱线的下游产品开发已初具规模 ,相信随着产品的丰富、服装品种的扩大 ,喷气纺纱线的应用领域及产量会越来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