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振兴规划下产业用纺织品潜力待发
本周前两个交易日 ,纺织类板块继续跟随大盘回调 。纺织服装和化纤板块指数两日分别累计下挫1.68和1.6个百分点 。有分析人士表示 ,由于基本面和消息面上均没有出现太多变化 ,这两大板块短期内仍将维持震荡调整格局 ,若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正式出台 ,届时这两个板块将再度迎来交易性机会 。
尽管细则未出 ,但从2月4日出台的五条原则中 ,条重点提出要促进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 ,引起各方关注 。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理事长朱民儒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 ,产业用纺织品是近十年来纺织行业新兴起的具有发展潜力和高附加值的技术性纺织品 ,目前已成为中国纺织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而据规划主要起草者之一、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表示 ,未来3年 ,我国产业用纺织品纤维消费量将每年增长80万至100万吨 ,在全行业纤维加工总量中的比重将增加到19%左右 。
有证券分析人士也认为 ,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推出有利于从政策上扶持和引导产业用纺织品子行业的发展 ,符合产业升级和机构优化的行业调整方向 ,目前上市公司中主营中有此类产品的企业如欣龙控股、福建南纺和神马实业等将从中受益 ,获得政策优惠和扶持 ,借此提高公司研发和技术实力 。
增长空间广阔 缺失在高端领域
过去几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迅速 。有数据显示 ,2007年全国产业用纺织品进口金额为275.56亿美元 ,同年中国产业用纺织品出口创汇506.4亿美元 ,约占加工总产量的30% 。
在过去一年里 ,该行业顶住成本和需求压力 ,表现出较快的增长速度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 ,2008年1~11月份 ,我国规模以上非织造布行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27.97亿元 ,同比增长21.44% 。
由于起步较晚、技术水平不高 ,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与发达国家相比 ,还存在巨大差距 。发达国家的产业用纺织品在其纤维加工总量中的比重一般占到30%左右 ,而2007年中国产业用纺织品的产量为544.32万吨 ,仅占全行业纤维加工总量的15.4% 。
“高端产品如纸尿布等 ,国内是做不了的 ,只有靠做低端的(产品) ,如做无纺布、医用纱布等;高端(产品)方面还是靠进口 ,以后这个产业肯定是往高端发展 ,但得有一个过程 。”国都证券纺织服装行业分析师夏茂胜表示 。
安信证券服装纺织行业分析员赵梅玲也提到 ,目前我国产业用纺织品占比较低 ,2007 年我国服装、家用、产业用三大类终端产品纤维消费量的比重为53:33:14 ,远低于欧美国家40%左右的水平 。此外 ,其产品结构也不合理 ,目前产业用纺织品集中在服装用非织造布领域 ,产品附加值也较低;其他高附加值的产业用纺织品开发制造能力薄弱 。
朱民儒强调 ,目前国内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普遍存在四大问题 。首先 ,尊重知识产权意识薄弱、行业标准滞后、产品质量缺乏监管、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其次 ,自主创新产业链前后衔接不够紧密 ,未能有效地以市场需求引导新产品研发方向;再次 ,配套产业用纺织品专用纤维原料的制品开发能力不足 ,先进的进口设备消化吸收能力不足;后 ,技术研发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急需加强 。
发展受制于需求 市场远未饱和
分析人士在对产业用纺织品发展前景的看法上存在一定分歧 。夏茂胜认为 ,虽然政府一直鼓励产业用纺织品发展 ,但它只是其他产业的延伸 ,发展前景取决于其他行业的需求 。“比如说做汽车内装饰 ,它只是汽车行业的延伸而已 ,因为汽车企业是不会做这个的;当纺织业的‘触角’延伸越长 ,其发展空间越宽 ,这对整个行业来说都有好处;不过 ,毕竟这是其他产业向纺织工业提的需求 ,所以后者的发展也得看需求方的发展情况 。”
华泰证券纺织服装行业分析师高国则表示看好该类产品的发展 ,“这一块市场还是很大的 ,不像其他纺织企业市场已经饱和;因为技术不太强 ,国家可能会大力支持这类企业进行研发” 。
根据高国的观点 ,经第三次纺织品迁移后 ,目前纺织业格局已经形成了三个层次 。个层次是技术密集型 ,集中在美、欧、日 ,主要为产业用纺织品与流行性、功能性纺织品;第二个层次是资金密集型 ,主要集中在韩国、中国台湾等地 ,主要为中高档纺织品;第三个是劳动密集型 ,集中在我国 ,主要是一些低档产品 。高国表示 ,我国纺织产业升级将是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与资金密集型产业的转变 。
事实上 ,目前我国不少产业用纺织品仍在依赖进口 。有报道称 ,在医用纺织品方面 ,目前国内医用纺织品的发展受限于国内标准不统一等现实问题 ,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仅人造器官、人工关节等仿生医用纺织材料领域每年就有40亿美元进口量 。
芳纶被扶植 烟台氨纶受推崇
“产业用纺织品emc易倍·(中国)体育官方网站-EMC SPORTS国家用得还比较少 ,比如说特种纤维、汽车轮胎纤维 ,还有改性产品特别化纤维等 ,而上市公司经营这一块的并不多 ,主要有海利得 ,它的产品主要是土工布还有汽车用丝等 ,其余大部分都是服装用的 。”高国说 。
从上市公司角度来看 ,主营业务中涉及产业用纺织品的企业包括两类 。类是纺织服装板块上市公司 ,其中包括了福建南纺、欣龙控股和宏达经编等 ,但是这些公司主营产品都是一些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较低的产品 ,虽然贵为细分行业龙头 ,但是在过去一年里受金融危机打击 ,公司盈利情况普遍欠佳 。如欣龙控股在业绩预告中披露 ,2008年度公司亏损约3000万元 。福建南纺则靠出售手中所持的中国太保股权 ,获利约884.8万元 ,勉强实现盈利 。宏达经编则声称 ,受生产成本增加、需求下降等因素影响 ,公司2008年度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66.96% 。
另外一类则是化纤板块中的企业 ,这些企业的产品技术含量相对较高 ,盈利水平相对较好 ,代表上市公司为烟台氨纶和海利得 ,其中前者因为拥有特种纤维生产技术 ,尤其为分析人士所推崇 。
据高国介绍 ,特种纤维一般是指高强高模量耐高温的纤维 ,主要包括芳纶纤维与碳纤维 ,是新材料的重要成员 ,广泛应用于航天、国防、汽车、通讯等领域 ,特种纤维的需求具有刚性 ,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小;其中芳纶纤维又包括间位芳纶与对位芳纶两种类型 ,前者的特点是耐高温 ,是制作消防服、高温滤材、核工业防护服、绝缘纸等的原材料 ,后者的特点则是高强高模量 ,用途更广 ,用于防弹衣、光缆增强材料、航天器外壳、高档轮胎帘子线等 。
海通证券化纤行业分析人士表示 ,芳纶行业发展的大背景是范围内产业用纺织品的蓬勃兴起 ,芳纶等高性能纤维90%以上的都是作为产业用纺织品的原料使用 。由于芳纶纤维密度小、性能佳 ,而生产技术的难度又极大 ,上只有少数国家掌握 ,工业化生产长期被美国和日本垄断 ,多年来作为可用于军事的战略物资 ,芳纶的进口受到一定限制 ,芳纶的民用需求也被高昂价格所抑制 ,因此国家将芳纶作为高新技术产品重点扶植和发展 。
据了解 ,目前烟台氨纶拥有间位芳纶(芳纶1313)产能4300 吨/年 ,对位芳纶(芳纶1414)中试项目有100 吨/年的生产能力 。作为我国特种纤维生产基地 ,未来几年公司的发展中心将集中在做强芳纶业务上 。
AAEHRYJUTUTHYER
免责声明:
免责严正声明:很多站点更新的有哪些小文章一部分文案、画面、音频文件、短视频主要来出自于车网络 ,并不象征着本站点想法的 ,其专利权归原著者很多 。如您出现 本网男模博客数据残害了您的基本权利 ,告之侵权案 ,请搞好关系自己公司 ,自己公司会及早变更或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