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织物备受产业重视
产业用纺织品在国外被称为“技术
织物”(technicalfabrics) ,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土工建筑、交通运输、医疗卫生、航空航天等多个行业 ,与服装用纺织品、家用纺织品并称为纺织品的三大门类 。目前 ,产业用纺织品应用的领域愈来愈广泛 ,已有逐步成为金属、塑料、纸张和石棉等材料替代品的趋势 。随着工业用材轻量化、高性能化、多样化以及美观化的发展趋势 ,产业用纺织品的用途日益扩大 ,市场需求量不断攀升 ,未来10年间 ,产业用纺织品将以超过10%以上的增速快速发展 。可以预言 ,21世纪的纺织纤维材料中 ,产业用纺织纤维将占很大的比重 。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资料分析 ,预计到2010年 ,产业用纺织品用纤维的总量将达到6120万吨 ,占纤维加工总量的17% ,年增长率仍将达到两位数 。
产业用纺织品未来的发展有哪些关键技术呢?主要有:工业、国防急需用的高性能纤维的开发和产业化、新型聚酯多元化技术品种产业化研发、新型纤维的市场化应用和高档复合非织造布的加工技术及其应用等 ,以及农用、医用、建筑用非织造布的应用技术 。
碳纤维、芳纶1414、芳砜纶、新一代超高强高模聚乙烯等是工业、国防急需的高性能纤维 。它的开发、应用 ,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国外早已实现产业化了 ,而我国目前处于产量偏少 ,产业化步履维艰 ,关键技术、设备不足的阶段 。国内碳纤维目前能形成开发生产能力的企业主要有安徽华皖集团、山东天泰碳纤维有限公司等;对位芳纶1414聚合体制备技术前不久已经有了重大的技术突破 ,有可能形成一定的产业化生产规模 。但技术难点有待进一步突破 。
开发生产的企业主要有江苏昊成皮革新材料公司、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江阴市中胜特种纤维有限公司等;芳砜纶由于技术已经成熟并拥有我国独立知识产权 ,产量可望有所提高 。生产芳砜纶的企业主要有上海特安纶纤维有限公司等;高强高模聚乙烯在军工、民用方面用途广泛 ,市场持续看好 ,是很有前途的高性能产品 ,生产厂家主要有北京同益中特种纤维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湖南中泰特种装备有限公司和宁波大成特种纤维公司 。这些在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企业 ,多数为民营企业 ,自己投钱办厂、买设备 ,开发国家急需的纤维 ,实属不易 。目前各生产开发企业技术相对保密 ,处于老死不相往来、各自为战的局面 。
新型聚酯多元化技术品种产业化研发 。主要有性能优异、用途广泛的聚苯并双恶唑(PBO)、以PTT为代表的聚酯大家族多元新技术品种和可降解PLA(聚乳酸纤维)及Lyocell(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纤维等 。PBO纤维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为发展航天航空事业而开发的复合材料用增强材料 ,被誉为21世纪超级纤维 ,其商品名为柴隆(Zylon) ,其强度、模量、耐热性和抗燃性在碳纤维之上 。PBO纤维具有耐冲击性、耐摩擦性和尺寸稳定的特点 ,并且质轻而柔软 ,是极其理想的纺织原料 。PBO纤维应用领域十分广阔 。其长丝可用于轮胎、胶带(运输带)、胶管等橡胶制品的补强材料 ,各种塑料和混凝土等的补强材料 ,弹道导弹和复合材料的增强组分 ,纤维光缆的受拉件和光缆的保护膜等 。短纤和浆粕可用于摩擦材料、密封垫片、各种树脂、塑料的增强材料等 。PBO纱线应用制造消防服、炉前工作服、焊接工作服、耐emc易倍·(中国)体育官方网站-EMC SPORTS作服、防切割保护服、安全手套和各种运动服等 。长期以来国外公司对其关键中间体4 ,6-二氨基间苯二酚(DAR)一直实行垄断和禁售 。大连化工研究设计院成功开发出DAR合成新工艺 ,打破了国外公司的技术封锁 ,向着实现产业化生产的道路迈出关键一步 。
近年来 ,以PTT为代表的聚酯大家族多元新技术品种的产业化开发取得重大进展 。由于PT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染色好、弹性好、挺括、干爽、易加工、抗污性强 ,兼有涤纶、锦纶及部分氨纶纤维性能特色 ,不仅可用于
面料、地毯、非织造布等 ,还可用于薄膜、塑料等新型树脂材料 ,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江苏盐城耐达化纤有限公司是国内对此开发较早的企业 ,年产800吨左右 ,规模不大 ,但价格较低 ,有市场竞争力 。PEN(聚葵二酸乙二醇酯)由于具有高强度、低伸长、尺寸稳定性好等优点 ,在产业用产品如轮胎帘子线等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目前我国还不能工业化生产 ,国内经销的PEN多为杜邦所生产 。CO-PET则主要用于海岛纤维的生产 ,是改性PET中急待优先发展的重点品种 。
此外 ,可降解PLA(聚乳酸纤维)及Lyocell(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纤维及制品产业化研发 ,受到关注 ,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都在全力进行产业化开发研究 。PLA是一类可完全生物降解的高分子物 ,它是以玉米淀粉等天然生物资源为基础原料开发成功的新型纤维材料 ,具有光泽靓丽、舒适、耐用、滑糯、快干等优点 ,特别是它所具有的优越生物降解性和适用性受到专家的推崇 。有学者建议 ,在目前能源紧张的背景下 ,中国应立即实施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研发纤维新材料 。国内目前仅有少数企业涉足这一领域 。
据了解 ,无锡益宏化纤有限公司(无锡天百合纺织品有限公司)有年产300吨规模的设备 ,销售前景不错 。Loycell纤维 ,又称莱赛尔纤维 。它是采用新型溶剂、无毒工艺生产的新一代纤维素纤维 ,兼有人纤和合纤的性能 ,国内在产品应用开发上已有多项成果 ,但在纤维产业化大生产上急需发展 。据说 ,保定天鹅股份公司短纤项目已获得国家批准立项;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年产1000吨中试项目已经在河南开车 ,相信不久的将来可实现产业化生产 。 AA